為期五天的澳門僑界青年骨幹團一行二十六人11月11日啟程赴江蘇南京、鎮江等地考察。 考察團由中聯辦協調部處長級助理郭曉輝擔任顧問。畢志健擔任團長;梁兆基、姚嘉聰擔任副團長,梁俊傑擔任秘書長。     畢志健表示,考察團此行旨在發揮澳門僑界青年與海內外聯繫廣泛的優勢,加強澳門僑界青年與內地青年之間的友好往來。澳門僑青資源豐富,可為拓展兩地青年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冀充分發揮雙向優勢作用,帶動兩地青年共同參與國際交流交往,深化合作關係。此行是文化之旅、學習之旅,緬懷之旅,將重點考察當地企業、大學,參觀歷史文化街區、古鎮,拜謁中山陵及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並與江蘇省僑聯座談。相信通過今次參訪考察後,利用兩地僑界的資源優勢,為僑界青年創新創業鼓勁助力,為兩地青年搭建平台,推動在共建“一帶一路”、共同傳播中華歷史文化等方面有更深層次、更精準、有效的合作。考察團員還包括黎光豪、劉智龍、陳曉雷、孫敏、盧荻、陳江、羅育霖、林僑慶、張逸薇、黎汝輝、黃玉儀、張丹娜、王思翰、柯學明、張宏哲、譚偉傑、吳晶輝、岑鴻炳、洪金旺、楊曙光、楊靄明、黃舟燕等。11月12日,中國僑聯兼職副主席,江蘇省僑聯黨組書記、主席周建農在南京會見赴江蘇考察的澳門僑界青年骨幹團。周建農向僑青宣講了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指澳門與內地同呼吸共命運,當前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要準確把握會議“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的核心要義,與內地共謀發展、共同成長。並介紹了江蘇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情況,以及江蘇僑情和僑聯工作,希望兩地僑界青年加強交流,增強僑界青年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聚合放大僑青力量,培育兼濟天下的大胸懷,吸引更多海外華僑青年回國回內地學習創業。考察團團長畢志健感謝接待,表示澳門在抗疫期間,收到了來自江蘇省包括僑界在內的防疫物資捐贈,市民銘記在心。澳門僑青也發動海外的僑資源為特區政府購買口罩,體現社會責任擔當之心和愛國愛澳之情。今年澳門僑青第一次組團出訪來到江蘇,就是要加強學習、溝通、聯誼。 僑青骨幹有信心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助力“一帶一路”,為搭建兩地青年學習創業交流平台盡一分力量。考察團當日還參觀了南京僑商辦的天加集團,到南京大學看望就讀該校的澳門學生,晚上舉辦了“新時代青年擔當”集思會,探討澳門在新時代下,僑青如何發揮“僑”的優勢。     江蘇省僑聯二級巡視員、辦公室主任李發勇,江蘇省僑聯僑青會常務副會長沈亮等參加會見。

澳門僑界青年骨幹團11月月15日結束五天江蘇考察之行。團員表示,通過此行增進兩地青年間互動了解,有利兩地青年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推動澳蘇各領域合作縱深發展。      考察團副團長梁兆基表示,江蘇歷史人文底蘊深厚,經濟發達,文旅產業繁榮,僑青資源豐富,青年創業氛圍濃厚。通過此次考察,達到學習交流目的,提升團員對祖國認識和民族自豪感,增強兩地青年之間情感溝通。今後兩地之間將深化合作,把僑青資源轉化為新優勢,把兩地青年共同願景轉化為實際行動,為兩地發展,為共同實現“一帶一路”美好願景,貢獻僑青力量。有團員表示,江蘇新科技公司和傳統歷史遺跡形成強烈對比,深深體會到國家發展道路上艱辛和成就。作為僑青骨幹,今後會爭取更多考察機會,加深對祖國和世界認識,並透過僑青多元活動和國際交流,宣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輝煌成就。(轉自《澳門日報》)

其它新聞
劉藝良等澳區人代倡恢復自由行網簽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團海南省專題調研組調研雜交水稻科技城 劉藝良:創新金融促琴澳發展 劉藝良:經濟適度多元上新台階 江门市委副书记胡钛赴澳新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探望基层党员 劉藝良:堅定支持人大常委會完善港選舉制度 劉藝良等澳人代委員關注跨境電商發展 劉藝良出席僑青會員大會 勉勵僑青發揮好“僑”字特色 劉藝良等三代表建議金融服務便利推動琴澳合作 劉藝良等籲粵港澳宜訂規則對接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