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門青年聯合會副會長劉智龍,可謂是近年本澳青創代表人物。32歲創業經歷逾7年,由網紅雪糕、韓式美妝至打造網上商務平台,劉智龍素來習慣親力親為:「創業一定要有堅持,但堅持之餘要審時度勢,別鑽牛角尖;必須有底線,只有把握好堅持與底線的平衡點,才能獲取最終成功;在創業過程中,失敗並不可怕,因為失敗也是一種學習。」
入選全國青委任重道遠
日前,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第十三屆委員會舉行全體會議,澳門青年聯合會副會長劉智龍當選新一屆全國青聯委員。評選全國青委,要顧及包含政治素質、思想道德和社會形象等多個維度。對於劉智龍而言,收穫這份榮譽並非偶然,能夠當選,最大程度是肯定他對澳門青年工作所付出的努力和貢獻。
今年初新冠肺炎肆虐,劉智龍和澳門歸僑總會多位負責人積極發揮僑界力量,向特區政府、珠澳口岸等聯檢單位、葡萄牙及印尼總領館、湖北武漢和內地抗疫前線等,先後捐贈192萬個醫學口罩等防疫物資,並為澳門特區政府購買逾600萬個口罩,緩解了澳門當時口罩緊缺燃眉之急。
作為本澳青年代表入選全國青聯,劉智龍倍受鼓舞:「當選後才知道全國青聯對僑界非常重視,無形中壓力和責任都增大了,其次才是榮譽感。這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也意味未來需更加努力。現時全國青聯『活力』愈來愈強,國家對青年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同時愈來愈接地氣。今年新入選全國青聯除了傳統界別的青年代表,令人驚喜的是國家將時興的『非主流』元素有機結合,如對街舞、漫畫家、網紅、電競等新興青年群體優秀者遴選汲納,讓全國青聯在新時代持續改革奮進,煥發青聯組織的新生機活力,更體現國家不單對新興元素的扶持,還注重更廣泛的青年群體覆蓋,由職業多元的分化催生了新的業態。」
創業締造最佳自立機會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對世界各地經濟發展均帶來前所未有衝擊。「對中小微企而言,疫情無疑等同一場滅頂之災,部分商業機構資金周轉和應變能力不足,令實體經濟元氣大傷。特區政府投放大量資源用作短期紓困,急民所急的表現令市民感到希望及鼓舞,如果沒有這些扶持,相信有許多企業或市場都很難堅守;疫情無形中拉近了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讓大家更緊密相連;特別是內地有關省市與澳門特區的關係也更形密切」,劉智龍有感而發。
劉智龍創業7年期間,曾經歷過「天鴿」風災,以及今年的新冠肺炎衝擊,這都是他創業路上遇到的重大挫折,也讓他從中吸取經驗。他感觸說:「創業生涯中,很感恩家人的支持,給我足夠發展空間;只要有空間和時間,勇於嘗試,是很好的自立機會。如果這幾年沒有這些創業經歷,我永遠也學不會獨立,做起事來也會趨於保守。」
為響應特區政府政策推進產業多元化發展,2017年底起,劉智龍的公司推出自主澳門美妝品牌AO,並成功研發系列產品,旨在打造成澳門特色手信。他認為,本土特色產品可更加多元化,護膚品也可以成為澳門手信門類。近年,他努力創設更多新產品,扎根澳門,逐步開拓大灣區市場,並於今年8月在珠海橫琴開設約400平方米的AO分店,提供美甲、美髮及美妝產品一條龍服務,希望將澳門特色、自主品牌效應延伸至大灣區。
積極打造紅點積分平台
近年劉智龍緊隨融入灣區政策,一步步踐行創業艱辛路程,他總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創業方案,並自喻是「創業生還者」,認為創業既要堅持,又要有底線,即使澳門人到內地創業會面臨許多不同之處,但如果不做「開荒牛」,只會失去更多機會,也看不到曙光,只有不斷乘風破浪,突破樽頸,跳出固有框框,才有進步空間。
劉智龍除專注事業外,這幾年逐步接手家族生意,他坦言家族生意有既定模式,已上軌道,他現在主攻的是如何在固有模式上推陳出新,在傳統經營中注入營銷新思維。如他主力負責的十月初五餅家橫琴區實體店近年發展不俗,而該餅家整體目前在內地市場有過萬終端銷售點,產品也出口到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地區。今年初,為配合當局防疫指引,餅家最大困難是面臨工廠停工,幸庫存充裕,加上現時國家大力推展網際網路,餅家積極求變,將業務轉型或數碼化,多年前在網絡上投放大量資源,有較成熟的電子商務推廣平台,故疫情對營銷的影響可盡量降至最低。
注重電子商務推廣平台的劉智龍有感世界網絡資訊技術日新月異,網際網路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生產和生活各個領域,引領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人類生活新空間。他與本澳青年團隊組成菠蘿青科技(澳門)有限公司,經不懈努力,去年首創利用區塊鏈應用技術,針對澳門、粵港澳大灣區以至葡語系國家等地區商戶,打造了全球化旅遊消費通用積分優惠平台(APP)──「紅點平台」。
劉智龍指出:「紅點平台」系統最大的價值,可幫助本地中小微企節省汲納客戶的營銷成本,因該平台不會有任何前置式收費,卻能給中小微企提供全方位營銷工具,只要商家簽約該平台,就能得到一系列免費的積分系統和多元化禮券營銷後台功能,商家除可以得到紅點平台的會員流量,也可個性化地為所有曾到店消費的客戶進行二次營銷,這樣商戶和消費者通過紅點積分平台進行一次消費後,就會自動建立連接,在留住熟客的基礎上,擴大自己的消費客戶群體,實現數字化精準營銷;該平台2020年8月份推出至今,吸引本澳100多個品牌加入。他又坦言,若果順利的話,接下來會著力突破積分跨境使用的外匯管制問題,希望盡快將「紅點平台」服務延伸至橫琴,甚至將平台拓展到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市場。
現時電子支付在全球大行其道,以內地為例,微信、支付寶成為內地主流付款方式。劉智龍表示,一種新事物的誕生少不了當地政府扶持,之所以內地支付平台盛行,說明中央政府對新興產業的接受、認受性高,並針對相關支付平台制訂一系列監管機制規管;雖然澳門政府近年積極推動電子支付發展,亦逐漸多了市民使用,但在普及度方面,本澳確實落後於鄰近地區及城市,澳門不是沒有電子付款平台,只是缺乏能開放生態的電子支付平台,這需要當局出台相應政策配套及統一優化監管制度方能成事。
後 記
澳門很小,這幾年一直見證著劉智龍努力創業成長,靦腆的他近年漸脫稚氣,思想及處事風格開始凸顯成熟魄力:「以前自己做甚麼都輸得起,現時明白背負更多,反而是責任,無論創業還是公司訂定策略,均要深思熟慮。一家成功營運的公司背後離不開團隊支持,如果因為個人任性的決策自己最終倒下無所謂,但如果導致整個團隊倒下,我真的輸不起!」
在眾多生意及日漸繁重的社會事務中不斷奔波的劉智龍笑言:「現在我每天的工作是『被安排』,我希望10年後能化被動為主動,可以做到『去安排』自己的每一天。」
願他早日理想成真。
轉自2020年12月28日《市民日報》第2版
“双循环经济与韩中(广东)合作方案”研讨会举办
大韩民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邀请韩中两国经济专家(9名),于2020年12月2日(周三)举办了主题为“双循环经济与韩中(广东)合作方案”的研讨会。
– 本研讨会就▴中国双循环与韩中创新发展合作方案 ▴韩国–广东经济合作 ▴全球贸易环境变化下的韩中合作方案 ▴拜登时代中美关系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韩中合作方案 ▴韩国–广东–澳门间合作等多个主题进行了深度研讨。
韩中两国学者/专家
(韩方) 高永和 SV投资 顾问,李炳仁 韩合集成电路研究院 院长,文日铉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黄在元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 广州贸易馆 馆长
(中方) 温洋 广东省人民政府 参事,胡刚 华南城市研究会 会长(暨南大学 教授),何冬妮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副院长,周虎城 中国察哈尔学会 常务副秘书长,刘智龙 全国青联委员兼澳门韩国互动交流协会 会长
[活动主要照片]
(活动全景)
(总领事致辞)
(邱国洪 前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大韩民国特命全权大使致辞)
(专家讨论)
(韩中主要出席人员纪念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