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代表建議推動發展跨境電商

澳人代委員關注跨境電商發展

倡設一地兩檢貨物查驗 規管電商企業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蕭志偉聯同何敬麟、施家倫、高開賢、崔世平、林笑雲、劉藝良,就善用粵澳深度合作區制度創新,推動發展跨境電商提出建議。他們建議,設立類似“一地兩檢”式的貨物查驗機制,以及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等。澳區全國政協委員吳培娟聯同鍾小健、賀定一、黃如楷提案,冀政府規範電商企業管理。

就跨境電商方面,七名人大代表建議:第一,創新通關模式,建立類似“一地兩檢”式的貨物查驗機制,使跨境電商貨物通關進一步便利化。為避免多次辦理和因珠澳兩地政策差異帶來的貨物運轉阻滯,建議研討兩地海關建立聯合辦公、信息共享等的合作模式。

第二,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打造澳門及葡語系國家商品進口試點,建議由兩地海關出台專項制度,對澳門法律框架內允許在澳門流通的葡語系國家食品及農產品,通過海關總署備案後,可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範圍內開展有關商品的進口試點。

第三,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建議可出台相關扶持政策,一方面幫扶珠澳兩地企業入園,另一方面吸引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入駐,通過匯聚園區內全行業生態,形成聚集發展效應,加快跨境電商的發展。

第四,加快推動兩地跨境電商發展綜合服務平台,建議兩地政府予以大力支持,促使跨境電商發展綜合服務平台盡快建成,搭建企業和政府之間的橋樑,有效幫助企業降低起步門檻,扶持企業快速發展。

第五,重視金融制度創新,發展跨境支付結算和供應鏈金融。建議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成趨同澳門的國際金融環境,允許區內跨境資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兌換。

至於規範電商企業方面,四位政協委員稱,在當今互聯網時代不斷發展下,我國電商企業崛起,但伴隨出現的問題也不少。他們提出,第一,政府出面干預各大電商平台,制訂法規要求其以人為本修訂送貨規則。第二,加大對企業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就超時加班問題,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去年十一月,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達到四十六點九小時。顯然,加大執法懲處力度,給畸形加班劃出明確的紅線。社會的發展,不能靠透支勞動者的健康來交換。

各大電商企業的送貨規則一天不改變,馬路上的不安全因素就每分每秒都在威脅着路人和快遞員的生命安全;企業發展若缺少人文溫度,勞動者超時工作、透支健康,員工的拼搏必然賠上血的代價。(轉自2021年3月9日《澳門日報》)

其它新聞
劉藝良等三代表撐澳在琴發展中醫藥 劉藝良盼人大牽頭訂深合區法 澳區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僑聯副主席、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劉藝良:保證澳門行穩致遠 劉藝良等澳代表一致贊同兩修正草案 澳區人大代表專題調研組海南調研(三 ) 察哈爾學會澳門及葡語國家委員會主席劉藝良一行拜訪外交部駐澳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顯法 《市民日報》整版報道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澳門青年聯合會副會長劉智龍談創業之道 劉藝良出席僑青會員大會 勉勵僑青發揮好“僑”字特色 “濃情中秋,情系萬家”—澳門十月初五餅家愛心月餅募捐啟動儀式 劉藝良:經濟適度多元上新台階